学术研究
- 李耀辉| 斡旋受贿与普通受贿实务辨析2022-10-28
- 李耀辉| 销售伪劣产品罪中“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司法认定2022-07-09
- 李耀辉| 高利转贷罪:犯罪既遂条件与犯罪成立条件不可混淆!2022-06-28
- 李耀辉| 闯卡型妨害公务罪的暴力方法认定2022-06-28
- 李耀辉|隐蔽性证据规则在刑事辩护中的运用2022-04-24
- 李耀辉| 七种常见证人形象及其应对策略2022-04-11
- 李耀辉|法院既是举报者,又是审判者,是否回避?2022-04-02
- 李耀辉:徇私枉法罪的“徇私”与“枉法”的关系2022-03-29
- 李耀辉| 缓刑案件上诉与“上诉不加刑”2022-02-22
- 李耀辉|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辩护的常见问题2022-02-14
- 李耀辉、王其海| 求职型诈骗案件的法律分析2022-02-09
- 李耀辉| 声音辨认有无证据价值?2022-02-09
- 李耀辉、王其海|假想防卫及假想防卫过当的法律适用2022-01-17
- 李耀辉|我国首次引入品格证据规则2022-01-03
- 李耀辉|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事业编制辅警单独执法是否可以妨害公务罪论处?2021-10-14
- 李耀辉| 使用含醇类消毒液对血液酒精含量影响的侦查实验2021-08-28
- 李耀辉| 证明妨害规则在刑事辩护中的运用2021-08-01
- 李耀辉|孤证不能定案规则下的刑事辩护思路2021-07-29
- 李耀辉:“举轻以明重”当然解释下的辩护2021-07-29
- 李耀辉|雷同笔录的判定及排除规则2021-05-26